休闲生活成为文化需求(休闲文化的定义)
2023-11-12 00:00:43未知 作者:江都在线
关于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地方政府的认识
1、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,加强对濒临消失、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,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,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,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。
2、一些地方政府对新形势下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,创新举措不多。
3、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,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,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魅力和风采。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本地方民俗旅游资源。
4、民俗文化是指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,具有世代相习和传承性的文化,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,它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。
5、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:增加民族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,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条件 旅游业的发展,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,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。
6、如何认识民俗旅游 (一)民俗旅游的范畴 民俗旅游是当今的热点,其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,代表的价值呈现出巨大的吸引力。民俗旅游能将自然文化、社会生活、观览体验、传统现代等结合起来,反映着民俗区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。
浅谈休闲与生活质量研究
关于休闲与生活质量的研究,在西方由来已久。在西方,最早对休闲进行研究的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亚里士多德,他提出休闲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。
”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,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。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,在国外已有百年,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。
休闲体育不仅是休闲娱乐、健身的载体, 也是消除孤独寂寞、拓展交际、增进情感交流及交友的润滑剂。人们通过休闲体育运动可以结识许多不同身份、年龄、性别的人, 丰富精神生活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。
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有哪些
1、必须坚持政府主导,按照公益性、基本性、均等性、便利性的要求,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,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。 (一)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
2、以“三送活动”为依托,全面丰富基层文化生活。深入开展送文化、送戏、送电影下乡活动。
3、首先需要确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公益性质,这样就需要落实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编制问题,使他们消除后顾之忧,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。